“是的,这个时候出门,风险也大些,还是在家门口动手术好!”杨庚也是一个遇到陌生人喜欢聊天的人。
“这样好,你们一个是写作的,一个是有故事的,你们在一起聊,好!”杨庚妻子夏樱笑着插了一句话。
“我以前做插管手术,是到省城去做的,现在这里做,那个做插管手术的是她的学生,方便得很!”老人指了指自己的妻子,一位穿着得体,一身蓝色线子衣服,胸前挂在一串银色的项链,慈祥无比的老太。
“是的,我以前也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在这里,老是带着他去省城做插管手术。”七十多岁的老太慈祥地笑着,望了一眼老人,然后望着杨庚,接过话茬。
“他学生医术高,很快就插好了,他叫我们以后不用去省城了,这样也好,我们这么大*纪了,不用跑来跑去的。”老人摸了摸自己的有些稀少的头发。
“我看您八十多岁了,精神还这么好。”杨庚望着老人夸赞道。
“他啊,上过****的前线的,身体是很硬朗的。”老太爱意满满地看着她丈夫,笑着说道。
“您真上过前线?”杨庚觉得非常好奇,直直地看着精神矍铄,穿着一套医院住院服装,坐在医院躺椅上的老人。
“我啊,今*八十四岁啦,我那时是一个文艺兵。”老人慢慢拉开了话闸口。
杨庚一听,心里有千百个疑问想问老人。
杨庚以前看过许多的战争片,老兵纪实片,历史书上说的,各种道听途说的也有,现在,自己面前就有这么一位去过朝鲜战场的人。
所以,也想解开心中的许多疑问。
也是奇怪,碰上这么严重的疫情,碰上这么传奇的老人,应该是非常幸运的事情。
“那时,听说,都是新兵上前线,对吗?”杨庚问了老人第一个问题。
“瞎说,新兵蛋子连路都不知道,肯定不是真的,我们去的基本上是老兵。”老人有些激动,本来靠着绿色的靠背的,然后身子坐正了,看着杨庚。
杨庚朝老人点点头,表示同意。
然后,杨庚又问:“你们都是夜行军,敌机来袭击时,我听说都是往山洞或者战壕里躲,对吗,你们怎么躲呢?”
老人笑了笑,眼睛看着杨庚,总结个人的经验道:“有的确实是往山洞里钻,我可不那样,看到飞机来了,我是往空旷的地方跑,因为敌人丢的**完全可以把山洞盖住啊,你哪里跑得出来?只有往空旷的地方跑比较好。”
杨庚听了老人的话,觉得老人说的,和书上看的,电影里看的敌机来袭时的场景完全不同。
杨庚望着老人,笑笑道:“看来,我们看《钢锯岭》,看《亮剑》这些,都和真实的战场不一样喔?”
老人道:“现在有些电影,电视剧瞎搞一通,和我们那时节的真实情况完全不一样。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相信国家,你比如这次疫情非常严重,大家都要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,哪里都不要去,除非像我们这些要动手术的人,迫不得已,才出来!”
“您那时是文艺兵,配枪吗?”杨庚好奇地问。
“肯定配枪啊,不然在山头碰到敌人,你咋办?不过,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和军部待在一起的,比较安全!”
然后,老人又道:“但是,不是绝对的,敌人的侦查兵很厉害,因为兵部有电台,所以,兵部待的地方也是最危险的地方。”
“咱们有个同行,写了一个自己爸爸的小说,他爸爸牺牲在前线了,他去朝鲜扫过墓,很多都是非常真实的。而且,我看过很多记录片,里面的老兵很多回忆录,感觉和您说的差不多。”杨庚突然想起一个事情,对老人说道。
“牺牲的多去了,我算是命大的,每次敌机来袭,我都往空旷的地方,因为老远的你看到敌机来了,你可以拼命的跑啊,那些空旷的地方,至少**什么重物砸下来,很多战友牺牲就是山头被炸,在山洞里出不来。”老人望着杨庚,**笑,严肃地说道。
”嗯,我看书上说,你们那时节穿的都很少啊,**棉袄吗?“杨庚望着老人,似乎求证道。
”哎,有的,那时,是真冷啊,特别是过河的时候,很多穿着棉袄过河,但是,很多**走出河里,就冻死了。“老人叹息道。
”是的,上前线的太了不起了。“杨庚也说了句自己的看法。
“你看,现在的医生,也是和上前线**什么区别。”老人指了指医院病房里,墙上的电视里的新闻播放的医生道。
”嗯。是的!“
”你们别相信美国那些人胡说八道的,他们都是坏透了,这一点,你们*轻人一定要记住,相信咱们的党和国家!“八十多岁的老人道。
“是的,老人家,咱们现在的生活都挺好的,你看,现在那些看XinGuan肺炎病的,国家都是免费的呢,如果在美国,都要花很多美元才能看上病了。”杨庚看着老人。
“是啊,网上,手机上有些乱七八糟的东西,你看,能够拿到台面上来说,有的东西就说不过去。”老**子插了一句。
⋯⋯
杨庚和这位*纪大的病友聊得很愉快。
⋯⋯
又过了几天,杨庚和这位老革命更加熟识了。
聊得更欢,老人甚至说到自己的孙子的职业,拿自己玄孙的照片给杨庚看。
老人说:“你看我们,现在四世同堂,在杭州的孙子是音乐老师,重要的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,不在乎多少钱,活得开心最重要!”
杨庚:“是的,身体健康是第一的,其它都是其次的。”
老人:“你看,这疫情这么凶猛,咱们医生,护士,解放军,警察,交警,社区的工作人员都冲在一线的,所以,我们还是要相信政府的。”
“对的,很多时候,我们都在等别人做善事,做**,自己就是迈不出那一步,觉得现在的人特别假,其实,现实中还是**多,但是主动出手帮人的不多!”杨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“是啊,我们都等别人做**,自己做一个旁观者。可能是时代变了。”老人感叹道。
“我们很快就要出院了,你们要保重啊!”革命老人的妻子在一边收拾柜子里的物品时,对杨庚,杨庚妻子,杨庚老丈人及杨庚丈母娘,道别道。
杨庚看到老太和老人二人在一起很多*了,夫妻二人做事默契,几乎是琴瑟和鸣。
杨庚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:人世间,一起走过几十*的风风雨雨的老夫妻,真是世人的榜样。
珍视自己的生命,珍爱自己的爱人。
⋯⋯
很快,杨庚迎来丈母娘出院的日子,也要到丈母娘生日了。
在这个特殊的时期,一大家人在一起,将要过三个人的生日。先是*前的老丈人的,接着是杨庚二宝的,接着,马上就要到丈母娘生日了。